一年級上學期 數學名詞(一)
基數概念:正整數數詞可以用來標示某一群體物件的總量,此種功能稱之正整數數數詞的基數概念。
標準數詞序列:按照社會文化約定的排列方式,唱出一連串的語音,各個語音皆為數詞,例如「1、2、3、…、10」,而此被唱出的語音序列即為標準數詞序列。
數數活動:運用標準數詞序列,對一群物件進行計數,並以點數時最後的數詞,來標示此群物件的個數。
數字:數的書寫符號,例如5。
數詞:數的口語符號或語音,例如,ㄙㄢ。
表徵活動:將一個實體或活動,用另一種型式,重新表現出來,而不失其重要訊息,以達成溝通的目的。例如。正整數的說、讀、聽、寫、做活動;口述解題過程或算式記錄解題過程與結果。
一對一對應:甲集合的一個元素與乙集合中的一個元素互相配對的關係,例如數數過程中,一個物件對應一個數詞。
分解:由一堆物件中,分出部分的動件。分解問題即為題目中指示分解的動作,而要求解答剩餘的量為多少。分解活動意指由一堆物件,分出部分,並對剩餘部分進行計數的整體活動。
合成:將兩堆物件合起來的動作。合成問題即為題目中指示合成的動作,而要求解答占起來是多少。合成活動意指將兩堆物件合起來,並計數總量的整體活動。
分段布題:教在布題過程中,將一個複雜問題,析解成數個小問題,逐步呈現,以引導學童進行。例如「3個花片和5個花片合起來是多少?」的問題中教師可以先提問:「拿出3個花片」,「拿出5個花片」,再提問「數數看,合起來有多少花片」。
一次布題:教師有布題時,將問題一次呈現,由學童自行進行數個步驟的活動。
口述解題過程:在完成解題後,由學童發表其解題方式、內容與結果。當學童口語能力不足時,亦可用重新演示解題過程(操作具體物或畫圖)的方式發表。
添加型問題:在一個數量改變的事件中,由一個已知數量開始,增加特定定數量後,要求決定改變後的數量。例如「小明有2顆糖,媽媽再給他5顆糖,現在小明有幾顆糖?」
併加型問題:已知兩個群體分別的數量,而要求決定兩個群體的總量。例如「媽媽買了2個紅蘋果和5個青蘋果,媽媽一共買了多少蘋果?」
拿走型問題:在一個數量改變的事件中,由一個已知數量開始,減少特定數量後,要求決定改變後的數量。例如「弟弟有7片口香糖,送給哥哥2片,弟弟還剩下多少片口香糖?」
數全部策略:意指學童在進行此策略過程中,不論做數或數數都須將數詞所描述的物件,一一點數過。
序列性合成運思:強調學童此時對正整數詞的理解,是透過數個「1個」(或具體物)的合成活動來掌握,於是在解合成或分解的問題時,須序列性地進行數次「數個1個合成活動」(做數或數數)
累進性合成運思:學童對正整數詞已發展出多重意義,不只可將其視為數個「1個」的合成活動,亦可將其視為一個整體,例如學童在解7個蘋果加3個蘋果的問題時,可以將「7個蘋果」視為一個整體,累進性地逐次增加3個「1個」,使用標準數詞序列,由數詞「ㄑㄧ」為起點,向上數3次,「7、8、9、10」,而獲得10個的答案。
向上數的策略:例如7個加3個的問題,學童點由7個開始,,念出「7、8、9、10」而獲得10個的答案。
向下數的策略:例如10個減去3個的問題,學童以數詞「10」為起點,逐次向下數3次,而表現出「10、9、8 、7」的計算過程,而以7個為最後的答案。
序數概念:正整數詞除了可以用來表示群體的個數(基數概念)外,亦可以用來標示個體在群體中的位置,或個體與群體中其他個體間的次序關係,這是使用正整數詞的序數概念,例如:「排在第5位的是張小明」。
比較活動:對於甲、乙兩個(堆)物件,學童按照指定的性質(例如個數、長),進行比較。
「誰多?多少?」的問題:是比較問題的一種,要求學童指出那一堆物件的個數較多或較少。例如「這裡有3張椅子和3個人,比比較多?還是椅子比較多?」
標示活動:在呈線性排列的物件裡,用正整數數詞來描述某特定物件在群體中的位置。例如:「紅色花片排在第幾個?」。
「多多少?」的問題:是比較問題的一種,要求學童比較之後,描述多出來部分的個數。例無:「這裡有5個橘子和3個蘋果,橘子比蘋果多幾個?」
基本加減計算:以「A+B=C」與「C-A=B」來代表加減計算問題,基本加減計算意指A與B皆小於10的計算。
「少多少?」的問題:是比較問題中的一種,要求學童在比較之後,描述乙量比甲量少的個數,例如「這裡有3個蓀果和5個橘子,蘋果比橘子少幾個?」
算式:是指橫式,一種有運算符號、等號與數字的表徵格式,例如「3+5=8」或「8-3=5」,皆為算式。它是將數學符號以特定的組織方式,來描述一個運算的過程與結果。
解題痕跡:解題痕跡是指學童在解題過程,及協助整個活動的進行中,自發地留下的一些資訊的表徵。類似成人的草稿,不必然使用符號溝通的格式。
解題紀錄:在完成解題後,學童反省解題過程與結果,用某種型式或記號,將解題方式、內容與結果,重新表現出來,以方便與人溝通或記憶。
算式填充題:算式是一個數量活動的紀錄,而算式填充題則是用一組數學符號來來呈現一個問題,算式的某一構成成分,因某種原因變成未知,要求解題者將此未知解出並填入,使算式成為完整的敘述。例如「5+3=( )」。
列式求解:學童用算式填充題來表徵(記錄)文字描述的量的問題,解決數的計算問題(算式填充題),再使用計算的結果,來回答原始呈現的量的問題。
號的等價意義:等號前後的數量相同,如8=5+3,而不等號最初的意義為計算的結果,如5+3=8(5個加上3個的結果是8個。)
留言列表